2007/11/20

楊世彭之一

刊載於<新觀念>雜誌2006年11/12月號封面人物

大陸出生,台灣長大,在美國成家立業的楊世彭,一生執導中外名劇及原創劇近七十齣,其中一半在美國以英語演出。曾負責製作四十餘齣大型莎劇,十五齣由他自導,六齣由他親譯的中文莎劇,是第一位在西方世界長期主掌職業莎翁劇團的亞裔人士。1978年楊世彭獲邀成為英國國際莎學會議(International Shakespeare Conference, Stratford-upon-Avon)之一員,成為這全球不到四百名會員的國際莎學權威團體中首位華人永久會員。

家學淵源,「戲胞」深植

楊世彭是江蘇無錫人,1948年隨父母自上海移居台北,1959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在夏威夷大學取得導演藝術碩士,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戲劇博士學位,1967至1990年間在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執教導戲,曾任科大戲劇舞蹈系系主任及劇場主任,並出任科州莎翁戲劇節 (Colorado Shakespeare Festival) 的藝術暨行政總監。80、90年代起他漸將重心移至亞洲,擔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前後十三年,也曾擔任台灣國家劇院音樂廳多年的顧問。除了為英國國際莎學會議永久會員,楊世彭也是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名譽客座教授,香港演藝學院名譽院士,台北藝術大學「姚一葦劇場美學講座教授」……。

若以楊世彭「顯赫」的莎劇資歷,遽以為這位「洋博士」只是滿肚子洋墨水的中國人,那可就大錯特錯!縱使中英文同樣流利,楊世彭說寫中文從不夾纏英文。縱使是莎劇權威,也不代表他對中國戲曲一竅不通,他不但懂還能演能唱,京崑兩門抱。曾拜大陸京崑泰斗俞振飛先生為師,還有跟盧燕、華文漪、李薔華、蔡瑤銑、王英姿等名角同台演出的經驗。

事實上楊世彭認識中國戲曲,還早在認識莎士比亞之前。出身名門的楊世彭,外祖母是李鴻章的小女兒,張愛玲是他的表姊,父母親都是票友,父親唱程派青衣,母親唱馬派老生。他五歲就能坐在母親床榻邊,一片蘋果唱一句地唱《四郎探母》裡四句西皮正板,六、七歲時胞姊在家族堂會客串《蘇三起解》,他居然在姊姊「下私功」時飾演劇中的崇公道。唸大學時擔任台大國劇社社長,從老生改唱小生,拜在姜派名師賈雲樵先生門下。身材旂長、鳳眼斜飛的楊世彭,非常適合扮相瀟灑、形象端正、聲喉金亮的小生,《黃鶴樓》裡風流倜儻的儒將周瑜,《金玉奴》裡嫌貧愛富的狀元莫稽,《奇雙會》裡新婚燕爾的官生趙寵,《長生殿》裡精擅音律的天子唐皇,都是他擅長的角色。

楊世彭的「戲」胞,可說從小就帶上了。大學畢業後往西方求學,因緣際會成為西洋戲劇泰斗莎士比亞的研究者和製作人;楊世彭從中國戲曲中孕育的戲劇血統,得到更廣袤的國際世界陶冶,終於成為學貫中西的戲劇家。

獎學金‧夏威夷‧戲劇

以今日台灣戲劇教育的現況,超過五所大學設有戲劇系所,每年生產超過百名畢業人才,很難想像五零年代,戲劇教育在台灣的闕如和不被鼓勵。除了國家政策扶植的「大鵬」、「國光」、「陸光」、「復興」等傳統戲曲學校,現代戲劇,乃至世界戲劇,幾乎沒有門徑,只有外文系學生從西洋文學課程約略觸及西洋戲劇,專攻戲劇者則少之又少。

在那經濟還沒真正起飛的時代,社會以工商業馬首是瞻。一般人生活孜孜矻矻於溫飽,藝術領域的美學,以及與美有關的一切,似乎太奢侈,也太緲遠。放洋留學者,以科學等專技為熱門。楊世彭回憶當時許多外文系的高材生,留學美國後便改唸圖書館學,圖的是「馬上有穩定的工作」。

楊世彭謙稱在當時人才濟濟的台大外文系,他並非功課最突出的學生,但他相當熱衷課餘的社團活動。大四那年外文系有門論文寫作課,訓練大學生如同研究生般思考論述,是門高難度的課程,一百五十人的大班裡只有十幾個學生選修。楊世彭膽氣特壯,想到幾年來演出國劇的經驗,心想何不趁此機會做個轟轟烈烈、高難度的「交待」?他寫了篇英文論文,題目是 “The Technique of Chinese Opera” (<中國戲曲的技藝>),附上自己豐富的演出照片,來個圖文並茂;洋洋灑灑,來個理論和經驗交融,論文寫作得到外文系名教授兼系主任英千里先生熱烈讚賞(楊博士特別聲明也讓老師批改得相當頭痛)。

得此鼓勵,楊世彭對自己走戲劇這條路有了信心,這篇論文輾轉到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手上,認為像楊世彭這樣的研究生不可多得,是他們「勢必網羅」的人材,因此主動替他找獎學金,竟找到一筆「海外運作全額獎學金」(Overseas Operations Fellowship--聽起來頗像CIA的附屬計劃)兩千一百美元。當時連最優秀的理工科學生,也只能申請到一千五百美元須做研究的工讀獎學金,可見這份獎學金之優厚呢!就這樣,1961年秋,楊世彭服完兵役,前往有人間天堂之譽的夏威夷,攻讀他最心嚮往之的戲劇。在戲劇事業這條路上,他自認非常幸運,一起步就是「浪漫、有趣、又有錢拿」的康莊大道。

中國文化海外播種

根據後來也到夏威夷大學學習舞台設計的聶光炎回憶:「我在甘迺迪劇場上實習課的時候,遠遠瞧見他(楊世彭)在為系主任恩斯特博士(Dr.Earle Ernst)講中國戲劇,作示範助教,他穿著一身寶藍褶子,手裡拿著一條馬鞭,一晃一晃的解說,有趣的情景以及我內心『與有榮焉』的感覺,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2001,楊譯《誰家老婆上錯床》序)

楊世彭彷彿一顆飽含中國文化養分飛到海外的種子。入學第二年,便執導獨幕荒謬劇“Puppet Master”(《傀儡提線人》),也是1962年夏威夷州戲劇比賽的劇本首獎,相當罕見地以學生導演作品登上大學劇場主劇季,作公開售票演出。1963年春天,楊世彭執導英文京劇全本《鴻鸞禧》作為藝術碩士學位的畢業論文公演,也是主劇季售票性的正式公演,除了檀香山的十場,還到三個外島巡演。

拿到藝術碩士學位後,楊世彭順利以「福特基金會全額獎學金」到威斯康辛大學繼續攻讀博士,畢業後立即去科羅拉多大學戲劇系任教,那可是個有博士班、頗有名望的學系,當時美國約有六百個戲劇科系,只有三十餘校設有博士班。1970及72年他翻譯、編導京劇《烏龍院》作大規模的公演,榮獲1972年美國大專戲劇比賽首獎,在華府甘迺迪演藝中心公演,並由PBS公營電視網全美聯播兩次,估計收視二百萬戶。

對於這些初試啼聲便嶄露頭角的往事,楊世彭雲淡風輕地總結:「我想我有些天份,但更多的是一股傻勁。」

讓洋人開口唱京戲

其實中西文化接觸以前,中國並無西方意義上的「話劇」系統。中國傳統戲曲,是一種有歌舞、有劇情,綜合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的演出,並非起於宗教儀式,而從民間娛樂崛起,迥異於西方的戲劇系統,是一種「戲曲曲藝」。中西戲劇接觸一百年來,精通中西文化的中國戲劇家提出不一樣的戲劇路線。其中有融合西方形式和理論、演譯中國現代題材者,如《茶館》名導焦菊隱(1905-1975);另一條路線將中國傳統題材和形式改編成英語話劇介紹到國際劇壇,如1934年改編京劇《王寶釧》成四幕八場話劇在歐美演出的熊式一(1902-1991)。

但熊式一的「英語京劇」仍以對話為主,脫離戲曲的外型。六O年代一個英國人A. C. Scott,在京劇演員胡永芳、胡鴻燕協助下,按中國傳統的舞台、頭面、砌末、服裝、化妝形式,配上鑼鼓點子,演出由洋人擔綱的京劇《蝴蝶夢》。這位西方的亞洲戲劇權威A. C. Scott先生,也就是後來楊世彭在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博士的指導教授。

楊世彭早期執導《鴻鸞禧》(金玉奴和薄情郎莫稽的故事)、《烏龍院》(宋江和出牆妾閻惜姣的故事),走的是這第二條路線。他親自選拔十餘名美國演員及樂手,花兩個月密集訓練,身段,水袖、踩蹺、臉譜……樣樣做足,砌末行頭及唱腔伴奏帶,則購製自台北。他親自將《烏龍院》京劇劇本翻譯成英文,對白譯成口語化英語,定場詩、下場詩及唱詞則譯為押韻英詩。這個演出以英語對答,唱詞則藉羅馬拼音以中文唱出。楊世彭斟酌西方戲劇結構,顧及觀眾文化理解力,將劇本修改得更為緊湊易懂。從楊世彭早期這段英語京劇的「實驗」過程,已然看得出他對經典「原汁原味」搬演的偏好。無論讓洋人開口唱京劇,或後來他讓中國人演莎劇更為肯定的成就,他都選擇了中西方的經典藝術做為轉譯對象。以學術的嚴謹精神,加上戲劇特別講求的「溝通性」和「娛樂性」,在其中取得一種完美的平衡,其實也就是獨特的「楊式」平衡。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